10月中旬以来,铁矿石期货价格走势转弱,主力合约价格出现连续回调。笔者认为,铁矿石需求端的利空因素正在积累,而供应端的利多因素正在转淡,中期来看,铁矿石期货价格或转为弱势。 需求利空积累 从中期视角来看,铁矿石需求萎缩的概率较大,这意味着需求端对铁矿石价格构成利空。 首先,钢铁终端需求萎缩的格局仍未改观,而终端需求的萎缩最终会传导至钢铁供应上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1月—9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67706亿元,同比下降13.9%;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648580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9.4%;房屋新开工面积为45399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8.9%。房地产是钢铁最重要的下游行业,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仍在持续,这意味着钢铁终端需求仍在萎缩。 其次,钢厂盈利状况仍不乐观,钢厂生产积极性减弱。根据上海钢联的数据,自4月中旬起,除9月3日前后短暂的限产外,今年初以来全国日均铁水产量基本维持在240万吨以上。这意味着铁矿石需求始终处于相对高位,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铁矿石期货价格的强势表现。 10月份以来,全国日均铁水产量连续第3周出现下滑,最近一周(10月20日—24日)的日均铁水产量跌至240万吨以下。根据上海钢联的调研,河北唐山地区因环保而实施的限产措施将延长至10月底,铁水产量下降态势或将延续。故而,综合来看,铁矿石需求端的利空因素正在积累。 供应利多转淡 站在中期视角来看,铁矿石供应端的利多因素正在转淡。此前,铁矿石供应量的收缩曾是支撑铁矿石价格的利多因素,今年前8个月进口矿和国产矿供应均呈现同比下降的态势。 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9月份,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1632.6万吨,同比增长11.9%。1月—9月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1768.5万吨,同比下降0.1%。对比单月数据可以直观看出,今年初以来进口矿数量的同比降幅是在逐月缩减的,而截至9月底进口矿数量已基本接近去年同期。 就国产矿来看,1月—9月份,铁矿石国产矿原矿产量76143万吨,同比下降3.8%。从各月份的单月数据来看,国产矿产量的同比降幅也是在逐月缩小的。综合国产矿和进口矿数量,在第4季度时应该能看到铁矿石供应量的累计同比增速转正,即铁矿石供应量由同比减少转为同比增加,铁矿石供应端也将由利多因素转为利空因素。 估值水平偏高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,铁矿石价格估值水平明显偏高,是钢铁产业链中估值最高的品种。 从绝对价格来看,当前铁矿石期货价格在780元/吨附近,处于近10年(2015年以来)的68%分位,即过去10年中铁矿石期货价格比当前价格要低的概率在68%左右。而在同产业链的品种里,螺纹钢期货价格在3100元/吨左右,处于近10年的22%分位;焦炭期货价格在1750元/吨左右,处于近10年的30%分位。 对比之下可以直观看出,铁矿石价格估值水平在黑色系品种里面最高,显著高于其他品种。从利润率的角度而言,铁矿石价格估值偏高。资料显示,主流矿山的成本集中在40美元/吨附近,非主流矿山的成本集中在80美元/吨~90美元/吨区间,105美元/吨的铁矿石价格意味着非主流矿山的毛利率在20%以上,主流矿山的毛利率超过了100%。相较之下,当前国内高炉生产已处于盈亏边缘。也就是说,当前产业链利润分配严重失衡,铁矿石价格处于高估值区域。 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,中期来看,随着利空因素的积累和利多因素的转淡,铁矿石价格走势或将转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