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钢铁行业持续深度调整,其中最根本、影响全局的因素就是钢材消费结构和消费总量的变化。钢材消费结构变化带来消费总量变化的高强度和持续性,是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。 从发达国家粗钢产量达峰后的消费结构变化来看,主要从以建筑主导转向制造业领域,即建筑用钢会经历从减量到基本平稳的阶段,而汽车、机械等高端制造业用钢占比将提升。未来,我国钢材消费新动力何在? “短期来看,今年下半年国内需求大概率呈现下降走势,建筑业对需求的兜底作用将持续减弱,制造业用钢是近年来钢材消费增量的核心,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。”王颖生预计,长期来看,我国钢材需求仍将在峰值平台区间维持较长一段时间,预计到2035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8亿吨~9亿吨,2050年后预计保持在8亿吨左右,我国作为世界最大钢铁内需市场的地位将长期存在。 “当前,多数工业化国家钢铁表观消费量下行,但东南亚、非洲、中东地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”俞建拖认为,“两新”政策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处于百万吨级,暂时达不到千万吨级。从下游行业来看,房地产方面,未来高品质住房需求将增多,基础设施更新、地下管网完善、建筑抗震等级提升等,都将带来新的钢材需求;汽车方面,当前我国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在60%左右,未来仍有需求增长空间。此外,出口仍是未来带动钢材需求的重要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