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钢铁路运输量占总运量的70%,铁路运输系统也是酒钢重要的生产基础设施。目前,酒钢本部专用铁路已经形成车务、机务、工务、电务、车辆等子系统完备的铁路运输系统。 记者了解到,早在2009年,酒钢就建设了铁路信息化系统,三年后对系统进行了大范围更新,业务范围涉及基础信息维护、统计查询、现车管理、调车作业图、车号识别对比、调度命令、现货车管理、装卸车、占线板、操作跟踪等。 进入该系统,各站场物流以“思维导图”模样显现,可以直观看到实时站场信号机状态、道岔开通方向和股道占压等信息。该公司总工程师寇福明介绍说:“通过这个系统,我们还能掌握所有车辆的位置、状态、作业情况、轨迹等,实现车辆从进场到出场的全流程管理。” 现场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又不断加速系统走向“成熟”。近十年间,物流公司通过自身技术改进,在系统上自行扩展了嘉兴站及额济纳进出厂模块、酒钢停时结算车模块、权限管理模块、外勤货运技检模块、站修模块、各类统计报表等多方面的功能,提升酒钢铁路物流调度指挥的精细度。 目前,酒钢厂内日均路局车保有量持续保持在2800辆以上的高位运行,日均机车使用数量达到30台左右,综合运输能力已达年运输量4500万吨的水平。 寇福明说:“运输量不断提升,行车速度、行车密度不断提高,而酒钢铁路运输仍采用较为传统的调度指挥模式,各站场之间的作业相对独立,这对集中调度有了更迫切的需求,需构建铁路运输集作业计划、进路控制等组织与管控为一体的集群化综合管控平台。” 物流公司正在策划的铁路调度集控智能化改造项目,将实现调度集控室的集中调度操作、作业计划自动生成、列/调车进路自动控制、进路防错办安全卡控、道口智能自动控制,实现高效、扁平、一体化的铁路运输模式。覆盖铁水生产、运输及使用的全流程集控信息平台,将减少调度层级、压缩沟通联系时间,有效提升铁路行车调度的效率,为平衡钢铁生产节奏、提高车辆周转率,突破车站运输能力瓶颈提供有力支撑。通过管控一体化还可实现区域整合,优化调度人员和道口员岗位设置,实现减员增效,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